鎳紅土礦硫酸化焙燒—浸出新工藝項目被批準
2009年05月27日 15:52 6184次瀏覽 來源: 科技部 分類: 鎳資訊
5月18日,經國家科技部、財政部審批,中國有色集團出資企業(yè)沈陽有色金屬研究院申報的2009年度國家科技部科研院所技術開發(fā)研究專項資金—“鎳紅土礦硫酸化焙燒—浸出新工藝的研究”項目正式下達。
該項目是《科研院所技術開發(fā)研究專項資金研究開發(fā)規(guī)劃》(2007—2009年度)中“鎳紅土礦資源開發(fā)技術及工藝”技術研發(fā)方向第三年度規(guī)劃的項目。三年規(guī)劃主要內容是通過采用濕法冶金、火法冶金和濕法冶金-火法冶金相結合的擴大試驗研究,開發(fā)出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處理鎳紅土礦新藝術和新工藝。其中2007年度的低含量鎳紅土礦常壓浸出新工藝和2008年度鎳紅土礦電爐還原生產鎳鐵節(jié)能技術兩個項目正在實施當中。
“鎳紅土礦硫酸化焙燒—浸出新工藝的研究”項目是鎳紅土礦冶煉工藝的一個重大突破,將對鎳紅土礦技術進步產生重要影響,對于提高我國鎳、鈷產量以及帶動相關行業(yè)的發(fā)展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同時,對于保護環(huán)境、減少污染、節(jié)約能源具有明顯成效。該項目采用硫酸混捏—硫酸化焙燒—浸出火法、濕法相結合的工藝處理鎳紅土礦,鎳、鈷回收率比常壓浸出高出10%至15%,酸耗比常壓浸出降低一半以上。與高壓浸出工藝相比,技術指標基本相當,但在設備投資、操作控制、設備維護及設備可行性等方面,該工藝均優(yōu)于高壓浸出工藝。
沈陽有色金屬研究院是中國有色集團重要的科研院所。“鎳紅土礦硫酸化焙燒—浸出新工藝的研究”項目的實施使沈陽有色金屬研究院在該領域占據了技術至高點,對沈陽有色金屬研究院在該領域研究的技術突破、人才團隊培養(yǎng)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提高該院在鎳紅土礦資源開發(fā)領域的技術地位和科技水平。
責任編輯: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hainanguoqua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