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度春秋 紫金礦業(yè)終獲海外資產平臺
2012年09月20日 14:14 10838次瀏覽 來源: 紫金礦業(yè) 分類: 貴金屬 作者: 陳穎暉
收購三步曲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同樣諾頓金田項目的完成也是一個長達四年的過程。大體上諾頓金田的收購分為三步:二級市場購買,增發(fā)和全面要約收購。
在2009年12月,集團公司即與諾頓金田主要股東開始接觸。較早前的接觸顯示,諾頓金田是一家資質不錯的黃金礦業(yè)企業(yè),規(guī)模較大,管理規(guī)范,主要問題是財務壓力大,運營成本較高,但總體上值得投資。
在2010年前后,集團公司制定“先投資,再跟蹤”的策略,通過工銀瑞信QDII專戶從二級市場收購諾頓金田590萬股,平均價格為每股0.24-0.25澳元。
“二級市場的投資為集團公司的后續(xù)行動墊定了基礎。”證券部總經理趙舉剛稱,通過調研跟蹤,較為徹底地摸清了風險,同時與諾頓金田董事會建立了良好的聯(lián)系。
時隔不久,機遇降臨,由于國際金融危機的持續(xù)發(fā)酵,諾頓金田的財務問題日益加深,部分債務即將到期面臨違約的風險,其迫切尋求外部資金。
正是得得益于前期的投資,集團公司掌握充分的信息并獲得諾頓金田董事會的信任。于2011年9月,集團公司與諾頓金田達成協(xié)議,出資2767萬澳元,以0.2澳元/股的成本,通過兩次增發(fā)獲得1.3835億股,獲得16.98%的股份(含之前590萬股),并獲得提名1名諾頓金田董事的權利。
回憶此次增發(fā)認購,參與諾頓金田項目的國際部副總經理王超認為集團公司此次認購是以較低的成本進入,因為相較于最近的一次增發(fā)(于2010年3月22日,認購方為香港注冊公司Gold Max )每股0.33澳元的認購價低了40%,且規(guī)模大到足以讓集團公司躍升為第一大股東。
成本雖低,但過程卻不容易,認購中一個迫切而要解決的問題是,諾頓金田同意集團公司認購的前提是及時獲得資金,但由于規(guī)模較大,按一般審批時間預計不可能及時給付資金。
為此,集團公司設定兩次認購的方案,即第一次認購0.721億股,加上之前二級市場收購的590萬股,使集團公司獲得諾頓金田9.96%的股權,之后在相關審批程序完成后認購余下的股份,使總股比達到16.98%。
之后,嚴峻的市場形式再次給集團公司機遇,在與諾頓金田董事會及高管層溝通后,于2012年4月5日集團公司與諾頓金田同時發(fā)出的公告,提出全面收購諾頓金田的指示性報價:每股0.25 澳元的現金,及由諾頓金田支付每股0.02 澳元的特別股息。
這樣一個特別的對價方案還有一段故事。在全面收購談判時,集團公司與諾頓金田在價格上出現重大分歧,諾頓金田要價為每股0.27澳元,并不肯退讓,而集團公司相關研究發(fā)現,按此價格收購風險超過臨界點。
為此集團公司提出以派出特別股息的方式進行補償,同樣的諾頓股東都收到每股0.27澳元,但由于集團公司有16.98%的股權,也分到了特別股息,因此總體上收購價約每股0.267澳元,雙方終在對價上取得一致。
2012年5月,集團公司與諾頓金田簽署《收購執(zhí)行協(xié)議》,諾頓金田董事會向其全體股東推薦紫金的收購要約。7月中旬,集團公司以及下屬全資子公司金宇(香港)國際礦業(yè)有限公司正式向諾頓金田的全體股東、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及證券與投資委員會發(fā)送《收購方陳述書》。
截至7月份,集團公司對諾頓金田的收購獲得中國政府相關監(jiān)管機構以及澳大利亞外國投資委員會(FIRB)的批復。截至8月3日集團公司成為絕對控股方,并按照《收購執(zhí)行協(xié)議》的約定改組了諾頓董事會。截至8月20日要約期結束,共收購約89.15%的股權。9月6日,完成股份交割,諾頓金田收購宣告全部完成。
責任編輯: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hainanguoqua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