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特大發(fā)現”無損中國稀土全球影響力
2013年03月25日 14:57 5109次瀏覽 來源: 富寶 分類: 稀土
日本研究小組21日確認在南鳥島周邊海域蘊藏有大量高濃度的稀土礦藏資源。不論日本方面放出的消息是真是假,對于中國在全球稀土市場的影響力所造成的沖擊都將十分有限。相反,日本的特大發(fā)現倒將契合了中國在經濟結構轉型大背景下管控稀土出口的舉措。
中國一直是世界主要的稀土供應國,也是日本稀土資源的主要進口國(一度占九成)。不過因領土、資源爭端與中國產生齟齬,日本政府近來大力開發(fā)稀土資源供應鏈,一方面向印度、蒙古等國家進口稀土資源,另一方面也努力挖掘內部資源。去年末,日本研究小組發(fā)現在南鳥島周邊海域海泥中蘊藏豐富的稀土資源。經過再次探測,日本方面日前宣布該海域蘊藏有高濃度稀土資源,可供日本使用230年,而且品位超中國稀土礦大約20倍。
不論日本放出的消息是真是假,都中國在市場稀土市場的影響力所造成的沖擊都將有限,短期內也不會改變日本對中國稀土資源整體的依賴。在中國新任領導班子上臺后,經濟轉型成為重中之重。過去中國稀土產業(yè)粗獷式的開發(fā)模式已難以為繼,存在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等嚴重弊端,因此對中國稀土產業(yè)進行整合升級十分必要。既然日本宣稱已經探測到天量的稀土,也沒有道理強化中國以白菜價將這一重要戰(zhàn)略資源賣給自己的輿論壓力,給中國管控稀土出口提供正當理由。畢竟,稀土貿易對于中日兩國來說早已經超出貿易的范疇,而上升到戰(zhàn)略資源的層面。
日本探測到大量高品位稀土資源也不是中國稀土企業(yè)的末日。單就數量上講,日本探測到的680萬噸稀土資源相對于中國稀土儲量而言并不算龐大,而且雖然日本發(fā)現稀土礦藏,但鑒于深海開采等技術瓶頸,短期內也不會改變日本稀土資源主要依靠外部進口的模式,不會關閉中國稀土企業(yè)的去庫存化大門。如何適應新形勢下的生存環(huán)境,或是中國稀土企業(yè)當下應該思考的問題。
相關鏈接:日本海域現高濃度稀土 或可消費230年
責任編輯:曉曉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hainanguoqua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