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立開發(fā)出有望使EV續(xù)航翻倍的鋰電池技術
能量密度為傳統(tǒng)鋰電池的2.6倍
2014年11月19日 8:33 5142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網 分類: 新技術
日立制作所開發(fā)出了可使鋰離子二次電池(LIB)的能量密度提高1倍以上的技術。通過使正極厚度達到原來的2倍等手段,30Ah級電池單元實現了335Wh/kg的能量密度。這項技術有望使純電動汽車(EV)充電一次可行駛的距離延長1倍。
此次開發(fā)的是正極使用鎳類材料、負極使用硅(Si)類材料的LIB。通過對正極實施壓膜化處理來增加鋰離子量,從而實現高能量密度。不過,只進行壓膜處理會導致活性物質分布不均,造成鋰離子移動不充分。因此,日立制作所利用掃描型電子顯微鏡來觀察電極切片,根據觀察到的信息使電極三維結構可視化,從而開發(fā)出了可使活性物質、粘合劑及空隙等均勻分布的膜成型技術。另外,為了抑制高電壓化處理時電解液導致的分解,還用氧化物皮膜包覆正極材料的粒子,延長了其壽命。
為了在負極采用硅類材料,日立此次新開發(fā)了高強度粘合劑,可實現形成了導電性皮膜的硅類材料的粒子之間的強力結合。這樣一來,作為LIB的負極材料,硅材料有望實現與普通碳材料相同的壽命。硅類材料雖然鋰離子吸附量較多,但這也帶來了體積膨脹較大、材料容易從負極剝離的難題。
此次日立通過上述手段,使電池單元的能量密度達到了335Wh/kg,是該公司以往產品的2.6倍,而且輸出功率密度也達到了1600W/Kg。以電池單元重量為150kg、電耗為114Wh/km來推算,與以往產品相比,這種新型電池可使EV續(xù)航里程增長1倍。
目前這種電池存在的問題是充放電循環(huán)壽命。目前的壽命為最多50次循環(huán),與采用碳材料負極的LIB相同,但要配備到EV上,壽命必須要達到3000次循環(huán)。今后日立將繼續(xù)推進技術開發(fā),以延長壽命、提高穩(wěn)定性和安全性,目標是2020年是該技術投入實用。
此次的研究是日本新能源及產業(yè)技術綜合開發(fā)機構助成事業(yè)“鋰離子電池應用及實用化尖端技術開發(fā)事業(yè)”的一環(huán)。研究成果將在2014年11月19日于京都開幕的“第55屆電池研討會”(日本電氣化學會電池技術委員會主辦)上發(fā)表。(記者:吉田 勝,《日經制造》)
責任編輯:趙天寧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hainanguoqua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