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机在线精品播放观看_欧洲黑人巨大视频在线观看_少妇的滋味完整版_妺妺的下面好湿好紧闺蜜

分析:不加入大TPP會損失2.2%GDP

2015年10月09日 9:36 3785次瀏覽 來源:   分類: 鋁相關資訊

央行首席經濟學家:不加入大TPP會損失2.2%GDP   
  馬駿 肖明智
  模擬結果顯示,與中國加入(“大TPP”)的情景相比,如果中國不加入,中國會因此損失2.2%的GDP 。假設TPP的過渡期為四年,則在該階段內的年均機會成本略超過0.5% 的GDP。如果中國不加入,對其他一些國家來說也會導致機會成本的失去。比如,韓國、日本等與中國貿易密切的國家也將承受相當于1.5%的GDP和0.6%的GDP的機會成本,而歐盟、新加坡、越南等國家和地區(qū)則會由于中國不加入而受益。
  包含中國在內的“大TPP”
  建立后對各國經濟的影響
  自2013年以來,中國逐步釋放出考慮加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xié)定談判的信號。2013年9月,韓國政府宣布已制定了加入TPP的方針,2015年1月韓國政府表示將著眼于最大限度地維護國家利益來決定是否參與TPP談判。另外,泰國、印尼等國也存在參與TPP的可能,未來的TPP談判國有望增加至16個。
  在此背景下,我們采用一個全球可計算一般均衡(CGE)模型來模擬“大TPP”(即TPP成員國達到16個,下同)實施后,由于關稅和非關稅壁壘的下降,給中國和其他成員國以及非“大TPP”國家的經濟所帶來的影響。在模擬“大TPP”國家所產生的凈影響時,需要剔除正在實施中的現(xiàn)有區(qū)域性自由貿易協(xié)定的影響。本文將這些現(xiàn)有的區(qū)域性自由貿易協(xié)定所帶來的影響作為政策模擬的“基礎場景”(區(qū)別于所有政策完全不變的“基準場景”),而將“大TPP”的實現(xiàn)作為政策模擬的“完全場景”,通過比較兩者之間的差異,分析“大TPP”給各國經濟所帶來的凈影響(即超越現(xiàn)有區(qū)域貿易協(xié)定的新的影響)。
  在模型中,我們采用了下調關稅和下調非關稅壁壘這兩類對政策變量的沖擊,來模擬“大TPP”要求的貿易自由化的進程。對于關稅下降,我們區(qū)分了農產品(14.78, 0.00, 0.00%)和非農產品兩種類型。對于農產品而言,在自貿區(qū)談判中,雖然原則上是需要將其關稅下降為零,但實際過程中由于日本、韓國等國家需要保護其國內農業(yè)和農民利益,將出現(xiàn)較大的爭議,所以農產品的下降幅度很可能較為有限。我們假設在模擬期內,農產品關稅的下降幅度為30%。一些非農產品關稅往往有原產地證明等限制,也不會下降為零,因此我們借鑒Peter A。(2011)的研究,假定非農產品在模擬期內的關稅下降幅度為90%。在非關稅壁壘的刻畫和下降幅度方面,我們借鑒了幾個已經發(fā)表的研究成果,包括Judith(2006)將非關稅壁壘通過從價稅等值的形式進行量化的工作,Kee(2009)對于貿易壁壘參數(shù)的估計,和Sanjuan(2013)采用“引力”模型估計歐美之間農產品非關稅壁壘。本文基于這些研究的結論,將非關稅壁壘通過從價稅等值的方式引入模擬沖擊。在其下降幅度上,我們參考Peter A。(2011)的研究,假定為TPP成員國的商品貿易的非關稅壁壘在模擬期內下降51%,服務貿易的非關稅壁壘下降56%。
  我們用全球CGE模型,分別模擬了基礎場景和完全場景下各國GDP受到的影響。假設所有成員國同時加入“大TPP”,“大TPP”實施的凈影響將使韓國、越南、中國、泰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在模擬期(即關稅下降的過渡期)內實際GDP累計提高1%以上。在這個階段,中國的實際GDP將累計提高2%。假設“大TPP”的過渡期持續(xù)四年,則將每年提升中國的GDP增速0.5個百分點。而“大TPP”以外的地區(qū)則或多或少地受到“大TPP”帶來的貿易轉移效應的負面影響。
  在產業(yè)層面,“大TPP”將使中國的紡織、服裝、電子設備等行業(yè)實際產出明顯上升,幅度達4%-8%,而采礦、石化、運輸設備(主要為汽車制造)、機械設備行業(yè)將面對更強的國際競爭,因此產出略有下降。
  在對其他國家產業(yè)變化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全球范圍內獲益最大的為越南、印尼和馬來西亞的紡織服裝產業(yè),韓國的電子、機械產業(yè),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食品加工業(yè),日本的建筑、石化、金屬、機械設備產業(yè),以及美國的運輸設備、農業(yè)以及食品加工等。而日本和韓國的農業(yè)部門,美國、墨西哥、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的紡織服裝業(yè),東南亞國家的石化部門等將受到一定程度的負面沖擊。
  中國不加入TPP的影響
  假設“大TPP”的其他15個潛在成員國達成了TPP協(xié)定,但中國由于某些原因不能加入TPP,或者在其他15國達成TPP協(xié)定后的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如我們前面假設的四年過渡期內)不加入TPP。中國會因此失去什么?或者說不加入TPP對中國的機會成本是多大?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進行了如下包含三個步驟的模擬。第一步,估算16個國家都加入TPP 后對各國的凈影響(“大TPP”)。第二步,估算15個國家(不包括中國)加入TPP對各國的凈影響(TPP-15)。第三步,用“大TPP”的凈影響減去TPP-15 的凈影響,得到中國(和其他國家)由于中國不加入TPP失去的機會成本(失去的本來應該得到的利益)。
  模擬結果顯示,如果中國不加入TPP,對中國而言其機會成本是2.2%的GDP。換句話說,與中國加入(“大TPP”)的情景相比,如果中國不加入(TPP-15),中國會因此損失2.2%的GDP 。假設TPP的過渡期為四年,則在該階段內的年均機會成本略超過0.5% 的GDP。
  如果中國不加入,對其他一些國家來說也會導致機會成本的失去。比如,韓國、日本等與中國貿易密切的國家也將承受相當于1.5%的GDP和0.6%的GDP的機會成本。而歐盟、新加坡、越南等國家和地區(qū)則會由于中國不加入而受益。
  最后,有兩點說明值得提及:(1)這里關于“中國不加入TPP 的機會成本是2.2% 的GDP”的結論,與前面關于“大TPP”的實施“可以提升中國GDP 約2%”的結論是基于不同的比較得出的。前者比較的是“中國不加入”(TPP -15)與“中國加入”(“大TPP”)之間的差別;后者比較的是“16個國家都加入”(“大TPP”)與“所有國家都不加入”(基準情景)之間的差別。(2)這里的估算均指與貿易自由化相關的利益和成本,不包括投資自由化帶來的影響。
  TPP的受益者與沖擊面
  如果16個潛在成員國都加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xié)定,該協(xié)定(“大TPP”)的實施將提升大部分成員國的GDP,其中韓國GDP的累計受益為2.2%,越南為2.1%,中國為2.0%,日本為1.3%,澳大利亞為1.2%,美國為0.3%。而非“大TPP”國家將受到一些負面的沖擊,這也將促使非“大TPP”國家開展相應的自由貿易談判。在產業(yè)層面上,TPP的主要受益者包括越南、泰國和中國的紡織、服裝產業(yè),澳大利亞的食品加工業(yè),以及中國和韓國的電子設備產業(yè)。而日本和韓國的農業(yè)部門,美國和澳大利亞的紡織、服裝產業(yè)將會受到較大的負面沖擊。
  就中國而言,假設TPP的政策過渡期為四年,則貿易自由化將在此期間內提升中國年均GDP 增速0.5個百分點,提升中國出口年均增速2.3個百分點。包括中國在內的TPP可進一步推動中國經濟結構趨于均衡和降低貿易順差。中國的紡織、服裝、電子設備產業(yè)為明顯的受益者,而采礦、化工、汽車等產業(yè)則會受到一些沖擊。
  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xié)定除了貿易自由化之外,還在投資自由化、知識產權保護、勞工標準、環(huán)境保護、平等競爭、資本賬戶放開、放松管制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標準。這些改革的壓力從總體上來說是有利于中國和其他TPP成員國提高競爭力的。特別是對民間資本的準入放松,將顯著提升中國經濟增長潛力的結論。本文局限于模型的數(shù)據(jù)和結構,尚未能實現(xiàn)對這些非貿易政策的量化模擬,這是今后可以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馬駿系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肖明智系上海發(fā)展研究基金會研究員)

責任編輯:四筆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hainanguoqua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jù)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