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屬減產效應逐步消退
2016年01月05日 9:29 3352次瀏覽 來源: 期貨日報 分類: 期貨
行業(yè)減產使得有色金屬從去年11月下旬開始出現連續(xù)反彈行情,鋅漲幅超過14%,鋁和銅分別上漲13%和10%。對于已經來到的2016年,我們判斷減產效應會逐步消退,后期需要關注消費,并且投資者需要謹防系統(tǒng)性風險對價格的沖擊。
基本面不容樂觀
11月下旬國內大型鋅廠聯合減產的結果將體現在11月和12月產量上。10月國內鋅產量為52.89萬噸,同比增速放緩。但10—11月鋅進口量大幅增加,10月進口達到7.2萬噸,創(chuàng)年內高點,11月進口接近7萬噸。我們判斷近期鋅供應并沒有出現下滑,上期所庫存也保持增加。截至2015年12月31日,鋅庫存突破20萬噸,達到年內高點,較2014年年底增加139.6%。
鋅的主要消費領域是房地產、汽車和造船行業(yè)等,汽車行業(yè)復蘇是其中的亮點,11月國內汽車產量創(chuàng)紀錄高位,但其他鋅主要消費領域依然低迷。
從去年6月以來,國內房地產銷售數據持續(xù)回暖,但房地產投資和開工率仍在下滑,船舶行業(yè)受航運景氣度低迷影響需求下降。
我們判斷,單獨依靠汽車較難拉動鋅需求整體回升,未來需要關注房地產去庫存后,投資和開工率是否回升。
需謹防系統(tǒng)性風險
人民幣貶值短期利多進口商品,但若人民幣貶值速度超預期,將引發(fā)市場對于資金加速外流的擔憂,從而可能形成系統(tǒng)性風險。新年伊始,人民幣再度出現大幅貶值跡象,是否引發(fā)系統(tǒng)性風險,需要投資者密切關注和跟蹤。
抄底資金獲利離場
從去年12月下旬以來,滬鋅雖然反彈,但持倉總量和成交總量下降。持倉總量較11月底的峰值下降了超過30%,顯示抄底資金高位逐步離場。
前期支撐鋅價反彈的主要因素是減產,其他因素如人民幣貶值、年初信貸寬松等也對價格反彈產生一定支持,但未來關鍵因素仍是需求,其中房地產數據是關鍵。
責任編輯:李錚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hainanguoqua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