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机在线精品播放观看_欧洲黑人巨大视频在线观看_少妇的滋味完整版_妺妺的下面好湿好紧闺蜜

【兩會日記】“小白”記者跑兩會的一點思考

2016年03月09日 9:59 8585次瀏覽 來源:   分類: 重點新聞   作者:


  作為一名參加工作不久,初出茅廬的“小白”新聞工作者,今年我有幸第一次參與了全國兩會的報道工作。從最一開始走入人民大會堂參加“高大上”的政協(xié)會議開幕式的新鮮感;到第一天走進政協(xié)經濟界別小組討論的現(xiàn)場,看到眾多委員和記者感覺有點懵、有點抓瞎;再到這兩天能夠從抓住一些自己所關注的熱點,在各個政協(xié)住地找到跟有色行業(yè)相關的委員順利地進行采訪并獲得一點自己的思考;幾天下來,新鮮、開眼、勞碌、緊張、疑惑成了我個人兩會感受關鍵詞。
  對于我們有色行業(yè)的人來講,“產能過剩”這個詞兒并不陌生,它幾年來都籠罩在行業(yè)的上空“陰魂不散”。作為“十三五”規(guī)劃中的重點,供給側改革成了今年兩會討論的主要內容之一,而“去產能”則為供給側改革五大任務之首。在多個界別的政協(xié)小組討論現(xiàn)場,在我進行的多次采訪中,不同委員都針對“去產能”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認為去產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能一刀切;有的人則認為去產能應該忍住短痛、邁大步子,落實具體的政策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有的人把“一帶一路”政策看成是轉移過剩產能的大好良機;有的人卻覺得“一帶一路”的宏偉構想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實現(xiàn),并不能將當前對過剩產能的轉移寄托于此。還有的人提出建議,去產能不能單純地做減法,如果只是“去”的話浪費太大,應該把產能合理利用起來。人們常說:“眼見為實,耳聽為虛”。而對于一個日常中主要工作為瀏覽和編輯大量新聞稿件的人來說,每一真正接觸業(yè)內人士,聽到他們所發(fā)出的聲音和不同觀點的碰撞的時候,我都有一種“耳聽為實”的感覺,深深地感覺到自己視野的狹窄和知識儲備的不足;反而自己平時所見到的大量的信息顯得有點“虛”了。
  在兩會報道現(xiàn)場,各路媒體記者大顯神通,大家不僅在新聞報道上趕速度、爭時效,迅速傳遞會場信息和委員們的聲音;在技術上,VR全景攝影器材、虛擬現(xiàn)實技術、“三微一端”直播、秒拍、圖解等“十八般兵器”紛紛登場,讓人大開眼界。作為一名文字記者,這幾天我也靠著一支錄音筆、一臺相機、一臺電腦奔波在各個會場和住地,傳播著自己的所見所聞。但忙碌之余我突然產生了一種疑惑,熱熱鬧鬧的激烈的“新聞大戰(zhàn)”背后,包括我自己在內的幾千名兩會記者所寫出的大多數(shù)文字都是委員和代表們的采訪稿、針對熱點問題的內容整合以及各個新聞發(fā)布會的報道,很多文章都比較表面化、碎片化、雷同化。但事實上,不論是所謂的全媒體形式還是融媒體形式,不論是現(xiàn)場直播還是當場趕稿子發(fā)稿子,大量雷同的熱點信息的涌現(xiàn)只是浮光掠影,其存在的意義和給受眾帶來的實際價值有限。先進而時尚的裝備和傳播技術永遠都只是內容的載體,在熱鬧之余,可能莫不如我們靜下心來,做一點有質感有深度的報道,讓代表和委員的觀點能夠更加全面、充分的展現(xiàn)出來。這是我自己需要反思的,也是接下來幾天需要努力做出的改進之處。

責任編輯:彭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ǎng):www.hainanguoqua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wǎng)聲明:本網(wǎng)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wǎng)”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wǎng)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wǎng)(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wǎng)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jù)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wǎng)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