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揚“工匠精神” 做好稀土產品
2016年09月28日 8:0 5306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網 分類: 稀土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鼓勵企業(yè)開展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種、提品質、創(chuàng)品牌。”“工匠精神”一詞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受到廣泛關注和熱議,引發(fā)很多人的思考。
在人的層面,如果對一件事具有極致追求的品質,并為之不斷付出時間和努力,被稱之為“工匠”;而在企業(yè)的層面,如果一個企業(yè),鼓勵并專注于技術上的優(yōu)化改造,經營模式上的升級提高,用最少的資源,實現最大化的價值,同樣可以被稱之為有匠心精神的“工匠企業(yè)”。
北方稀土生一倫高科技有限公司的“產業(yè)報國,工匠精神”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用該公司董事長邱紅軍的話來說,“產業(yè)報國”就是通過努力在我們這一點這一行上,讓國家相關產業(yè)的發(fā)展不再受制于人;對內、對團隊我們要求自己精益求精、耐得住寂寞、耐得住枯燥,以“工匠精神”做好產品。
北方稀土生一倫高科技有限公司多年來對稀土元素及應用的深厚理解,結合生產實際,引進和自主研發(fā)、升級了后處理的所有工藝及設備。目前公司擁有專利7項(其中已取得國家專利4項,已申報并通過受理專利3項),產品純度在未經提純處理前就從 99.5%躍升至 99.99%。
稀土產品的純度由99.5%躍升至 99.99%,雖然只有0.49%,但卻體現企業(yè)的“工匠精神”。而產品99.99%的純度,其實質就是精益求精。這不僅是對產品精工制作的理念和追求,更包含求新求變的創(chuàng)新因子。
一些稀土企業(yè)的產品質量為什么搞不好?附加值為什么低?原因雖然很多,但最終可以歸結到一個方面上來,就是做事缺乏嚴謹的工匠精神。許多企業(yè)生產的稀土大都作為原料出口了,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企業(yè)缺乏稀土深加工、提高產品附加值的技術和設備。
客觀地說,我國是稀土的生產大國,但不是應用強國。出口的低級產品多,高附加值產品極少,所以利潤很低。要改變這種局面,稀土企業(yè)應懷揣一顆匠心,恪守核心專業(yè),是企業(yè)化繁就簡,把產品做到極致。
以“工匠精神”做好稀土產品,就要求企業(yè)要對質量的精益求精、對制造的一絲不茍、對完美的孜孜追求,除此之外,沒有其他。“工匠精神”更是繼承,更是創(chuàng)新,企業(yè)必須要從產品設計到包裝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樹立起精品意識,并培育起精心打造、持久創(chuàng)新的思維和理念,實現稀土由量到質的突圍。
責任編輯:李峒峒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hainanguoqua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