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大學破解稀土冶煉生態(tài)難題
2017年08月17日 11:57 6121次瀏覽 來源: 中國科學報 分類: 稀土
本報訊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日前傳出消息,該校材料與化學學院教授嚴春杰領銜的團隊在破解稀土冶煉生態(tài)難題方面取得重要進展,并且獲得國土資源公益性行業(yè)科研專項2017年度十大優(yōu)秀成果。
據介紹,該成果不僅可使每噸冶煉原礦增收24千克稀土氧化物,使稀土回收率提高2.6%,同時可使每噸礦節(jié)省氨水采購費用1800元,經濟效益顯著。
由嚴春杰作為負責人承擔的“離子交換技術在稀土選冶廢液中的應用研究”項目,完善了稀土選冶廢液處理的理論方法和技術體系,構建起“材料制備、工藝設計與綜合評價、裝備制造、應用示范”的研究格局。
圍繞該項目,研究人員從2013年起開始攻關,成功研制出技術裝備1套,申報國際發(fā)明專利1項,獲得授權中國發(fā)明專利12項,并于2016年在廣東省德慶縣建成稀土冶煉氨皂工藝廢液處理示范工程,實現(xiàn)了稀土回收及氨氮達標排放,從而為稀土行業(yè)清潔生產和節(jié)能減排提供了新方法。(魯偉 陳華文 周森)
責任編輯:周大偉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hainanguoqua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