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机在线精品播放观看_欧洲黑人巨大视频在线观看_少妇的滋味完整版_妺妺的下面好湿好紧闺蜜

西南“三江”有色金屬資源基地調查項目取得新進展

2018年08月15日 10:40 2628次瀏覽 來源:   分類: 地質礦業(yè)

我國西南“三江”構造帶歷來是特提斯演化和巖漿作用地質研究的關鍵地區(qū),其中云南省雙江縣和耿馬縣之間的牛景山蛇綠混雜帶剖面,出露了昌寧-孟連帶特提斯洋消亡的殘跡。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成都地質調查中心實施的西南“三江”有色金屬資源基地調查項目日前取得新進展,初步查明該帶為早古生代已經存在的原、古特提斯縫合帶。

據悉,成都地調中心科技處發(fā)揮對二級項目的技術指導作用,組織潘桂棠、牟傳龍和耿全如3位研究員對牛井山蛇綠混雜帶剖面開展了野外調查,并就剖面中復理石建造、面理置換和變形期次等問題進行了集中研討。經過野外現場探討,專家組和項目人員就牛井山蛇綠混雜帶中各類巖塊的構造屬性和基質巖系的沉積環(huán)境等問題提出了新認識,對下一步工作安排和研究思路起到了方向性作用:一是牛井山蛇綠混雜帶剖面出露大套變玄武巖、超基性巖、變質輝長(綠)巖和大理巖化灰?guī)r等構造巖塊,基質為整體無序,局部為有序的砂泥巖、硅質巖組合,在野外發(fā)現砂紋層理、包卷層理和水平層理等原始沉積構造,證實了濁積巖和深水洋盆的存在。二是根據物質組成、變質變形強度和榴輝巖、藍片巖的分布,將瀾滄巖群分為6個巖組,并按照基質和巖塊的劃分進行了圖面填繪。項目組提出瀾滄巖群為一套早古生代的增生雜巖系,形成于原、古特提斯的俯沖增生階段,而不是前人認為的穩(wěn)定基底巖系。

有關專家還認為,項目組運用洋板塊地層學、俯沖增生雜巖系統(tǒng)進行填圖的方法具有較高的示范性和代表性,可以在西南“三江”造山帶填圖工作中進行推廣。同時,今后應當采取地調、科研和教學相結合的方法,將牛井山蛇綠混雜帶剖面打造成構造地質學、巖石學和沉積地質學的經典剖面,努力培養(yǎng)年輕地質調查骨干人員的野外觀察能力?!?(彭智敏 耿全如 朱麗霞)

責任編輯:陳鑫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hainanguoqua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