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地調總院在內蒙古發(fā)現多處礦化點
2018年09月26日 12:27 2838次瀏覽 來源: 中國礦業(yè)報 分類: 地質礦業(yè)
黑龍江省地礦局地調總院承擔的“內蒙古1∶5萬查干沐淪、大板鎮(zhèn)、古力古臺、召胡都格幅區(qū)域地質調查”項目近日通過野外驗收,并獲得專家高度評價。
該項目是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沈陽地質調查中心二級項目“大興安嶺成礦帶突泉-翁牛特地區(qū)地質礦產調查”的子項目。
本次地質調查在充分收集、總結前人資料基礎上,合理部署了野外工作,完成了合同書及任務書要求的主要實物工作量,符合1∶5萬區(qū)域地質調查相關規(guī)范和技術要求。依據巖石組合、巖石化學特征及接觸關系,并結合同位素測年劃分了17個巖石地層填圖單位、2個非正式填圖單位及14個第四系成因類型填圖單位;侵入巖劃分為早白堊世1個期次、9個侵入巖填圖單位,獲得了一批LA-ICP-MS鋯石U-Pb同位素測年數據,對侵入巖形成大地構造環(huán)境進行了探討;在區(qū)內劃分了3個中生代火山盆地,合理劃分了火山巖相,初步劃分了火山噴發(fā)旋回,共恢復火山機構38處,對火山巖漿噴發(fā)活動特點、火山作用的大地構造環(huán)境與成礦作用關系進行了探討;確定了區(qū)內具有3種變質作用巖石類型,對變質作用與成礦作用關系進行了探討;初步建立了測區(qū)構造格架,新發(fā)現大板構造混雜巖,并對西拉木倫斷裂在本區(qū)的表現形式進行了初步探討;初步劃分了區(qū)內地貌成因類型并編制了相關圖件;通過實施的古力古臺幅1∶5萬重力測量工作,進行了重力場劃分,共提取剩余布格重力異常28個,并對局部異常進行了推斷解釋;新發(fā)現銅鐵礦化點1處、螢石等非金屬礦化點2處,圈定暗色烴源巖層4處。
在認真聽取了專家組提出的整改意見之后,項目組有關負責人表示將進一步做好野外生產和室內綜合整理各項工作,努力查缺補漏,不斷完善,爭取早日提交一份優(yōu)秀的成果報告?!酰ɡ铋_聯)
責任編輯:陳鑫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hainanguoqua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