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貨結束 滬銅價格回升接近尾聲
2018年10月18日 9:4 3834次瀏覽 來源: 寶城期貨 分類: 期貨
在國內經濟下行壓力猶存、中美貿易摩擦升級的背景下,有色金屬以偏弱振蕩為主。從基本面來看,由于全球銅礦品位下滑,開采成本上升,銅礦供給增速由2013年高峰時的8%放緩至當前3%左右。供給增速放緩,并不意味著產量減少,全球銅礦產量仍處于增長狀態(tài)。當前銅下游需求主要還是集中在地產、基建、電力等傳統(tǒng)領域,在中國經濟轉型過程中,這些傳統(tǒng)領域對銅需求拉動趨于飽和,而新興產業(yè)發(fā)展仍需時日,比如目前新能源汽車產業(yè)鏈耗銅量僅占銅總需求的1%。筆者認為,當前銅市供應偏寬松,宏觀面偏弱,此前滬銅上行屬于中期下降中的階段性反彈,隨著十一備貨結束,此輪反彈接近尾聲。
銅市供應處于增長狀態(tài)
當前全球銅礦罷工風險逐漸解除,銅礦供應擔憂消退。2018年1—7月,全球最大銅礦生產國智利銅礦產量為331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10.8%。全球銅礦供給總體上較為寬松,10月進口銅礦加工費為92.5美元/噸,較今年年初上漲19美元/噸,延續(xù)年初以來的漲勢,印證銅礦供給充裕。與此同時,國內精銅冶煉產能繼續(xù)擴張,1—9月國內精銅累計產量為650.6萬噸,同比增長11.7%,仍舊處于增長狀態(tài)。由于目前現貨銅礦加工費處于高位,加之冶煉廠年底需完成年度產量目標,冶煉廠將保持高開工率,預計1—10月精銅累計產量或達723.76萬噸,同比增長10.6%。
另外,2018年1—8月,中國累計進口廢銅158萬噸,同比下滑35.5%。自今年年初以來,銅價呈現階梯式下跌的態(tài)勢,精廢銅價差逐漸收縮。廢銅進口受限后,精銅對廢銅的替代消費增強,這也是銅庫存下滑的原因之一。節(jié)后國內銅現貨升水回落并轉為貼水。
下半年需求亮點在電網投資
今年以來,需求面變化成為銅價主導因素,銅礦供給增速放緩和海外銅礦罷工事件逐漸平息并不是當前銅市熱點。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中上旬的這段時間,銅價大幅反彈主要得益于現貨市場走強和庫存走低。四季度房地產調控將繼續(xù)趨緊,家電、電子信息等領域受貿易摩擦影響難有起色,唯有基建投資趨于放松,在需求端可能出現基建獨自支撐的情況。2018年國家電網計劃投資4989億元,上半年電網投資增速為-15.1%,較去年同期增速回落近25個百分點,完成額為2036億元,預計下半年電網投資額在2953億元,較上半年增加917億元。下半年電線電纜領域將發(fā)力,9月電線電纜企業(yè)開工率90%,較7月上升近4個百分點。
銅庫存方面,截至10月中旬,上期所銅庫存為12.5萬噸,較今年6月庫存高位下滑近15萬噸,與去年10月中旬庫存水平相當。上海保稅區(qū)庫存為42.1萬噸,較今年年初的庫存高位下滑8.4萬噸。LME銅庫存為16.1萬噸,較今年年初庫存高位下滑近19萬噸。目前內外銅庫存處于歷史相對低位,對銅價產生一定支撐。
結論
總體來看,宏觀面偏弱格局尚未改變,終端需求在短期內難以好轉,但國內政策面轉暖對市場情緒及預期產生提振。而美聯儲加息收緊流動性后,海外市場波動加劇,風險偏好回落,目前減稅和增加財政赤字對美國經濟拉動效應開始邊際減弱。若后期美國經濟前景轉弱,并逐漸傳導至前期表現較強的商品市場,則工業(yè)金屬價格可能補跌。結合銅市供應偏寬松格局,四季度滬銅有望重啟中期跌勢。
責任編輯:李錚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hainanguoqua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