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春慶:為生產“診脈”的“白衣天使”
——記“全國五一巾幗標兵”、中鋁股份廣西分公司化學分析工韋春慶
2019年04月09日 9:7 8343次瀏覽 來源: 中國有色金屬報 分類: 鋁資訊 作者: 藍紹禎
“一大早接到電話說生產單位要數據我就趕過來了,忙到現在還沒有結束。”近日,筆者來到“全國五一巾幗標兵”獲得者、中鋁股份廣西分公司分析檢測中心化學分析工韋春慶的化驗室,一襲白衣的她正在電腦前忙碌著。就這一會兒時間,韋春慶的化驗室“門庭若市”,接收生產異常的來料分析申請、登記常規(guī)送樣、處理突發(fā)事件……她說,忙忙碌碌是化驗室的工作常態(tài)。
為生產流程精準“診脈”
企業(yè)生產的產品質量與原料的物化性能變化息息相關,化驗員就像是為企業(yè)生產持續(xù)“診脈”的“白衣天使”,負責將一項項準確無誤的化驗結果發(fā)送給各生產單位,以數據指導生產組織和產品質量控制,構建起化學分析與生產系統(tǒng)彼此關聯卻又相互獨立的運營體系。
1993年,韋春慶畢業(yè)分配到平果鋁業(yè)工作,冶煉專業(yè)畢業(yè)的她被安排進了化驗室。“冶煉專業(yè)做化驗工作剛開始會比別人吃力,但只要基本功練扎實了就不怕。”韋春慶說,作為一名合格的化驗員不僅要精通各種化驗技術,還要熱愛本職工作,“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遍”,即使把所有化驗規(guī)程都背熟,沒有動手實驗,也練不出真本事。
化驗工作有嚴格的標準化流程,每天都要不斷重復做同樣的事,在外人看來枯燥乏味。對此,韋春慶卻有不同的理解:“化學分析是生產的‘眼睛’,數據不準確將影響生產的平穩(wěn)運行,只要帶著這份責任感去工作,就不會覺得枯燥乏味了。”她充分運用冶煉專業(yè)畢業(yè)、熟悉生產工藝流程的優(yōu)勢,在化學分析與生產間構建起了一座技術橋梁。“一般化驗員只負責檢測來樣的成分及含量,但韋春慶能迅速看出這些成分是否正常。”同事說,“她多次通過化驗數據發(fā)現生產異常,并及時建議生產單位進行調整。”
刻苦鉆研是味好“藥引”
中醫(yī)認為“藥無引,則效減七分”。韋春慶之所以能迅速成長為一名化學分析高手,摘下“全國技術能手”的殊榮,用她的話來說,全靠一味好“藥引”:刻苦鉆研。
為了盡快掌握化驗分析技能,韋春慶認真研讀《化驗員讀本》,虛心向前輩請教,她的口袋里總裝著幾個小本子,隨時記錄問題和學習心得。“她有一種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經常為弄清一個問題而查閱大量書籍和文獻。”該公司分析檢測中心經理唐錦鳳介紹道。
“這是班長的‘寶典’,里面記載的是她刻苦鉆研的過程。”同事指著一沓厚厚的筆記本說。工作至今,韋春慶堅持把每天的工作內容和操作心得記錄在筆記本上,遇到問題及時翻開查看。這些筆記本也成了新員工的最好教材,該中心青年員工高麗雯說:“這些‘寶典’可以幫助我們短時間內學到韋姐20多年積累的經驗。”
“她工作和學習都十分刻苦,具有很好的職業(yè)素養(yǎng),凡事精益求精,造就了一身實打實的過硬技能。”平果鋁業(yè)分析檢測中心黨委副書記羅桂民如此評價。自2011年起,韋春慶連續(xù)4年獲得中鋁股份廣西分公司分析工技術比武第一名;兩次代表廣西分公司參加“中國鋁業(yè)杯”全國有色金屬行業(yè)職業(yè)技能競賽化學分析工組決賽,分別斬獲第三名和第十名,并被聘為賽事裁判;她先后獲得“全國技術能手”“有色金屬行業(yè)技術能手”“廣西五一巾幗標兵”以及廣西分公司“崗位操作能手”“五一巾幗標兵”“金牌工人”等諸多榮譽稱號。
今年年初,中華全國總工會表彰“全國五一巾幗標兵”,韋春慶榜上有名。“化驗分析是一項高度程序化和標準化的工作,大家都按同樣的步驟操作,但做出來的結果總會不一樣。”分析檢測中心綜合業(yè)務主辦羅亞萍說,“韋春慶在全國有色金屬行業(yè)職業(yè)技能競賽決賽操作中三個標定濃度極差均為零,這就是水平高超的體現。”
向“疑難雜癥”亮劍
自2015年起,韋春慶擔任分析檢測中心綜合監(jiān)測班班長,她所帶的班組是公認的班員綜合素質高、技術過硬、團結互助的一個班組。羅桂民說:“很多‘疑難雜癥’任務交給她都能順利完成。”
“班長安排工作很公平,我們服她。”班員黃梅林說,韋春慶時時處處率先垂范。韋春慶的敬業(yè)不僅體現在化驗結果更加精準、技能更加純熟上,更體現在工作兢兢業(yè)業(yè)上。在她的帶領下,班組不斷破解各種“疑難雜癥”,為分析檢測中心獲評“國家試驗室”奠定了堅實基礎。
化驗臺前,器皿林立,藥品繁多;化驗臺后,一雙雙眼睛注視著面前的化驗儀器,手中的筆刷刷地記錄著檢測數據,數據出來還要進行核對,一旦對數據結果存在一絲疑問,實驗就要全部推倒重來——這是韋春慶帶領班組員工攻克金屬鎵等20多種雜質元素痕量分析難題的一個縮影。
由于被測元素在樣品中含量非常低,分布也極不均勻,隨時間、空間變化波動大,所以化驗過程不僅要注意取樣的代表性和保證一定的樣品量,還要注意排除和避免環(huán)境干擾。項目攻關初期,恰逢附近工程項目開工,粉塵和噪聲對排除干擾組分和化驗結果精密度等造成了不利影響,分析結果一直達不到理想值,韋春慶和她的團隊想方設法找到了“病因”,最終徹底把這塊“硬骨頭”啃了下來,實現了自主開展金屬鎵雜質元素痕量分析業(yè)務的目標,不僅節(jié)省了每年 30萬元的外委檢測費,還通過承接區(qū)外檢測工作每年創(chuàng)收16萬余元。
在她的帶動下,班組成員屢創(chuàng)佳績,何光輝、陸潤平、羅林艷等人在平果鋁業(yè)技術比武中斬獲前三名;黃梅林、李花林、李芳蓮等人分別獲得中鋁股份廣西分公司創(chuàng)新優(yōu)秀員工等榮譽稱號;班組被評為中鋁股份駐桂企業(yè)2018年度“五一巾幗標兵崗”。韋春慶說,榮譽只能代表過去,她眼下的目標是更好地做好當下的工作,努力當好一名合格的班組長,繼續(xù)帶領一群“白衣天使”扎根化驗室,投入為企業(yè)生產精準“診脈”的工作中。
責任編輯:王慧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hainanguoqua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