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机在线精品播放观看_欧洲黑人巨大视频在线观看_少妇的滋味完整版_妺妺的下面好湿好紧闺蜜

央行購金提供助力 金價比銀價更堅挺

2023年11月07日 9:28 8152次瀏覽 來源:   分類: 期貨

上周迎來“超級央行周”,市場相繼迎接日本央行、美聯儲和英國央行的重磅議息決議,其中美聯儲的利率決議最為重要。之前,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此次將暫停加息,一方面,美國長期國債利率經歷了一輪迅速上升,10年期國債收益率更是一度突破5%,達到2007年以來最高水平,美債收益率上升一定程度上取代了美聯儲的加息效果;另一方面,美國9月核心PCE物價指數同比上升3.7%,創(chuàng)2021年5月份以來新低,核心通脹繼續(xù)放緩,美國就業(yè)市場處于降溫趨勢。在本輪加息周期中,美聯儲最為看重的兩個指標都朝著“有利”方向運行,這使得美聯儲更愿意保持按兵不動。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美聯儲9月份公布的點陣圖加息預期顯示,美聯儲年內仍有加息預期,因此,美聯儲12月份的議息會議仍有一定的不確定性,本輪加息周期確定結束仍需時間驗證。另外,考慮到美國經濟表現出較強韌性,通脹水平雖處于下行通道。但距離美聯儲目標仍有較大距離,因此,預計美聯儲維持高利率的時間也將長于預期,降息時間大概率要等到明年年中之后,而觸發(fā)降息的重要因素包括出現系統(tǒng)性金融風險,如銀行倒閉、商業(yè)地產“暴雷”、非銀機構破產、證券抵押市場發(fā)生流動性危機以及經濟衰退、失業(yè)率大幅上行等。

國慶假期之后,國際銀價和國際金價均出現一輪快速反彈,其主要的影響因素是中東巴以局勢突然緊張。地緣政治風險對貴金屬的影響主要分為兩部分,一是地緣政治風險是否會觸發(fā)大量資金尋求避險,二是地緣政治風險是否會打擊美元的穩(wěn)定性。一般來說,受市場情緒影響,往往在地緣沖突出現階段性升級時,貴金屬的行情變化最大;當局勢缺乏進展或不明確的情況下,貴金屬價格回落的可能性就會增加,甚至逐漸失去市場的關注度。目前,巴以局勢并未發(fā)生新的轉折點,且美元指數保持高位運行吸引部分避險資金,因此,巴以沖突對貴金屬的提振已經基本被市場消化。

目前,全球央行對貴金屬的需求仍舊較強。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9月末,中國黃金儲備7046萬盎司,環(huán)比增加84萬盎司,為連續(xù)第11個月增加黃金儲備。另外,世界黃金協(xié)會的統(tǒng)計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全球央行凈購黃金337噸,為有史以來第三高的季度凈購金量。盡管未能打破2022年三季度的紀錄,但2023年年初至今的央行購金需求已達800噸,創(chuàng)下了該協(xié)會有該項數據統(tǒng)計以來的最新紀錄。從中期來看,全球央行增配黃金不僅會帶動金價走強,也會對白銀價格形成一定帶動。

從市場持倉來看,截至10月24日,COMEX白銀非商業(yè)多頭持倉為51860張,延續(xù)7月中旬以來的下滑趨勢,但9月下旬之后基本波動不大;COMEX白銀非商業(yè)空頭持倉為27528張,近1個月下降了約8000張;近1個月以來,投機市場的看空力量減弱更明顯。截至10月31日,全球最大白銀ETF——iShares Silver Trust持倉量為13745.18噸,中期延續(xù)下滑趨勢,ETF持倉量的下降主要受到投資者預期利率將持續(xù)高企的情緒影響。

金銀比是金價與銀價的比值,其數值的意義相當于一份黃金可以對等多少份白銀,是衡量白銀相對價格高低的一個有效指標。通過觀察可以看出,金銀比值與美國國債通脹保值證券(TIPS)市場對未來10年通脹的預期呈一定的負相關,因為金銀比值可以簡單理解為“黃金的貨幣屬性/白銀的貨幣屬性+工業(yè)屬性”。美國的通脹預期其實反映的也是經濟需求,通脹預期較高,那么經濟需求,尤其是工業(yè)需求會比較強勁,對白銀的需求相對于黃金而言就大,金銀比就會出現下降,反之亦然。隨著美國通脹預期的逐步下滑,金銀比價有望繼續(xù)走高。但需要注意的是,截至10月底,金銀比價處在86點一線,這是該比價歷史運行區(qū)間的相對高位,一旦金銀比價上漲至極值的位置,那白銀的配置優(yōu)勢將極大體現。

綜合來看,美國最新數據仍有較強韌性,美國經濟軟著陸概率增大,考慮到美國通脹數據持續(xù)回落且美國就業(yè)市場處于降溫趨勢,美聯儲繼續(xù)加息的壓力減弱,但加息周期確認結束仍需時間觀察。因此,美元指數和美債收益率高位運行短期將繼續(xù)壓制白銀價格向上突破,后市需重點關注美聯儲政策路徑變化、地緣政治突發(fā)情況以及市場資金的變化情況。展望未來,不管是地緣政治因素影響,還是央行需求支撐,金價走勢比銀價更為堅挺,若金銀比價持續(xù)沖高,則白銀的配置優(yōu)勢將極大體現,做多白銀或者做空金銀比價將會是較好的策略機會。

責任編輯:葉倩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hainanguoqua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