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鋅業(yè)股份重組四年 經營困境仍未改觀
2011年07月27日 8:51 3000次瀏覽 來源: 第一財經日報 分類: 有色市場
鋅業(yè)股份原本指望4年前的重組能夠幫助自己走出困境,然而4年過去了,投靠央企中冶集團似乎并沒有太大幫助。
鋅業(yè)股份今天發(fā)布半年報顯示,2011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yè)收入37.05億元,同比增長17.06%,然而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為虧損2.11億元,同比下降1372.92%。
去年,這家公司剛剛摘掉ST帽子。2007年,該公司虧損近3億元,2008年虧損進一步擴大至近10億元。因連續(xù)兩年虧損,該公司股票于2009年4月16日起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2009年,這家公司在獲得財政補貼及債務重組收益共計約4500萬元的情況下,才勉強獲得6322萬元的凈利潤。然而2010年,這家公司再次出現5.83億元的巨額虧損。
對于這樣的業(yè)績,該公司給出的解釋是,今年上半年,有色金屬市場復雜多變,鋅錠價格持續(xù)低迷,鋅加工費逐步走低,公司冶煉所需的燃料洗煤、焦炭價格居高不下。
根據上海有色網自2007年至今的冶煉調研數據統(tǒng)計,2011年上半年,國內鋅冶煉平均生產開工率僅為78.96%。與之相應的是,今年上半年國內鋅產量增速大幅減緩,僅增長2.14%,而去年同期則為31.01%。
受制于鋅精礦供應的影響,今年上半年國內鋅冶煉的生產開工率處于近5年以來的低位,78.96%的開工率僅好于2009年同期的71.14%。而2009年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國內鋅冶煉生產開工率明顯下降。
鋅業(yè)股份遭遇的問題,也是鋅冶煉行業(yè)其他公司普遍面臨的問題。
而鋅業(yè)股份的競爭對手馳宏鋅鍺從2008年以來一直都處于盈利狀態(tài)。今年一季度,馳宏鋅鍺實現營業(yè)收入達到了11.6 億元,同比上升 6%;歸屬上市公司的凈利潤9553萬元,同比上升12%。而鋅業(yè)股份今年一季度卻虧損4849萬元。
一家券商分析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鋅業(yè)股份沒有礦產資源是其連續(xù)虧損的最大原因。
根據海關公布的進出口數據,2011年上半年,中國進口鋅精礦累計137.5萬噸,同比減少8.5%。近年來國內鋅冶煉行業(yè)對外的原料依存度為三分之一,鋅精礦進口數量的減少使國內冶煉廠承受更大的壓力。
鋅業(yè)股份是世界第三、亞洲第一大的鋅冶煉企業(yè),因經營不善,于2007年歲末被中冶集團兼并。中冶集團曾承諾,在收購完成后未來12 個月內對鋅業(yè)股份控股股東葫蘆島有色金屬集團增資,以提升有色集團的整體實力。
中冶集團此后的確兌現了這個承諾,向葫蘆島有色金屬集團增資20億元,然而這次增資目的只是將控股權從33%提高至51.06%,對于鋅業(yè)股份并沒有太大幫助。
由于鋅業(yè)股份是一家純冶煉公司,而中冶集團又擁有鋅礦資源,外界一直揣測中冶集團能夠將鋅礦資源注入鋅業(yè)股份,幫助后者脫離困境。
事實上,2007 年11月8日,鋅業(yè)股份披露的《收購報告書摘要》中也提到,重組后的有色集團還可依靠中冶集團的海外資源優(yōu)勢,大幅提高原料自給率,實現從低利潤的單一有色冶煉加工企業(yè)到具有資源競爭優(yōu)勢的國內有色龍頭企業(yè)的轉變。
然而,中冶集團并沒有這么做,而是將資產打包組建中國中冶進行了IPO,于2009年同時在上證所和港交所兩地上市。
面對礦產資源的緊張局面,鋅業(yè)股份稱,隨著國際鋅精礦加工費的低迷,國內原料競爭更加激烈,公司將密切關注市場,隨時調整采購策略,加大國內原料采購力度。
上海有色網分析師認為,進入下半年,電力供應將對鋅冶煉生產造成一定影響,部分省區(qū)的冶煉廠已因限電縮減產量。原料供應方面,國外大型礦山的減產已反映在進口數據上,進口鋅精礦數量同比減少。若下半年原料進口繼續(xù)減少,將使國內鋅冶煉生產承受更大壓力。
責任編輯:TT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hainanguoqua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