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象頻生 炒白銀頻現(xiàn)巨虧疑落陷阱
2014年07月22日 9:41 2603次瀏覽 來源: 上海證券報 分類: 有色市場
7月22日,備受關注的白銀投資索賠案——投資者起訴上海大智慧返還本金和利息案,將在上海浦東法院開庭審理。除此案外,近期接連爆出的投資者“炒白銀”巨虧事件,已引發(fā)多起索賠案。
白銀交易緣何成為投資者的噩夢?如何修補監(jiān)管制度的短板,促進行業(yè)的健康發(fā)展?記者進行了追蹤調查。
白銀理財巨虧索賠案頻現(xiàn)
這個案件“立案的案由是合同糾紛,實際上這位投資者是用大智慧的‘云操盤’平臺,交易白銀導致巨額虧損,這一平臺是以模擬盤的名義,事實上是與客戶的一種對賭盤。”該案代理律師郝大海告訴記者。
此前,因懷疑落入“交易陷阱”,大智慧原旗下的民泰貴金屬公司客戶也曾赴上海謀求向大智慧維權。因白銀理財巨虧引發(fā)糾紛,“大智慧案”早已不是第一例。
今年以來,虧損投資者參與交易的平臺和公司,涉及廣東中梵、青島銀嶸、天津利安達以及黃金之屋等多家,介入的過程也五花八門。
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一些線上貴金屬平臺甚至僅持電子商務的牌照,便宣稱是“國家許可”“通過審查”的“正規(guī)投資”,來招攬投資者。為此,中國證監(jiān)會[微博]6月底發(fā)布了《關于開展各類交易場所現(xiàn)場檢查的通知》,即將再度開展集中檢查。
交易規(guī)則不利投資者 問題平臺橫豎賺錢
“我是去年9月購買某炒股軟件后,不斷接到銷售人員的電話,推薦各類白銀現(xiàn)貨,最后經不住銷售人員的誘惑參與交易。”來自江蘇南京的投資者張先生告訴記者,他先后投入59萬元購買白銀現(xiàn)貨等相關產品,僅15個交易日虧損了34.87萬元。
面對投資者的巨虧,一些白銀理財公司表示,交易平臺僅負責撮合交易,銷售代理公司不制訂規(guī)則,“新手虧損只是因為不懂資金管理”。然而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炒白銀”不乏貓膩,甚至部分交易平臺與客戶進行對賭。
記者獲得的一份“交易規(guī)則”說,投資者付10萬元可拆借125萬元資金交易,但虧損8%將被強行平倉,只能不斷追加保證金。此外每天要按持倉額付一筆不菲的“過夜費”,這意味著,無論如何參與交易,這種規(guī)則本身已注定讓散戶承擔風險,交易中心、代理公司“橫豎收錢”。
與此同時,部分代理公司的“指導老師”不斷讓投資者頻繁交易,甚至代為操盤,刷取客戶的手續(xù)費。曾兩天虧損超過8萬元的投資者馬琳告訴記者,他在開戶第二天就先后接到投資顧問、業(yè)務經理和指導老師“不可錯過大行情”的提醒,頻繁來電“指導”交易,頻頻下單、平倉,但在最終虧損后宣稱可以進“VIP直播室”,有更好的老師指導,前提是資金要達到50萬元以上,希望回本的投資者往往一步步深陷其中。
此外,一些代理公司還帶有“傳銷”的意味。名為“巨穗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一家公司就表示,白銀投資是低風險、高回報。“如果介紹客戶,就按拉來的投資額提供返傭,大多能月收入萬元以上。”
上海一家商業(yè)銀行金融市場部負責人說,從現(xiàn)有的“問題平臺”來看,部分交易平臺不僅“刷單”收取高額的手續(xù)費,還利用自設的平臺與客戶對賭,甚至篡改后臺數(shù)據(jù)騙取本金,違背基本的金融倫理。
責任編輯: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hainanguoqua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jù)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